据山西省食用菌协会(www.sxmushroom.com)报道,用农林产品的有机废料(木屑、刨花、棉籽壳、玉米芯、豆秸等)代替段木生产灵芝的方法就叫做灵芝的代料栽培。灵芝的这种生产方法特别适合在我国无林地区或少林地区推广使用。
目前灵芝的代料栽培主要有瓶栽、袋栽两种。瓶栽是传统的栽培方式,成功率高,但菌盖小,产量低。有的生产者为了提高灵芝的观赏价值,采用瓶栽,通过控制环境条件等,使芝型艺术化。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栽培方式是塑料袋栽,其优点是,成本比瓶栽低,产量和质量较好,管理方便,更适合商品化生产。袋栽容器为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筒袋,规格为长×折径×厚=40 cm×17 cm×0.005 cm,每袋装干料500 g左右。筒袋两端接种,两端出芝。
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代料栽培灵芝产业化新技术
1.栽培季节的确定 灵芝袋栽每年生长季节为三季,一般是春季栽培接种、夏季收获产品、秋季生产结束。在北方地区4~5月栽培袋接种,6~9月出芝,国庆节前生产结束。在南方地区栽培袋接种可适当提前。
2.栽培场所 发菌场所可利用现有的民房、厂房、库房或其它空房,也可在出芝场所发菌。出芝场所一般利用塑料大棚或塑料日光温室。
3.培养料配方 代料栽培灵芝全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料,栽培配方有很多,现将常用的配方介绍如下。
(1)阔叶树木屑79%、麸皮或米糠20%、石膏粉1%。
(2)棉籽壳89%、麸皮或米糠10%、石膏粉1%。
(3)玉米芯84%、麸皮或米糠15%、石膏粉1%。
(4)阔叶树木屑40%、玉米芯40%、麸皮或米糠19%、石膏粉1%。
(5)玉米芯50%、豆秸35%、麸皮或米糠14%、石膏粉1%。
(6)棉籽壳50%、阔叶树木屑35%、麸皮或米糠14%、石膏粉1%。
4.培养料配制 要求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。木屑使用之前要过筛,使用粗木屑比使用细木屑好,细木屑最好和玉米芯、棉籽壳等进行混合料栽培,以增加培养基的通气性。玉米芯要粉碎成黄豆粒大小。豆秸粉碎要细一些,否则较硬的秸秆装袋后容易扎袋,造成杂菌污染。培养料配制时,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物质,放在一起,搅拌均匀,然后加水拌料,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55%~60%。培养料拌好后闷1~2 h,使其充分吸水。
5.装袋灭菌 装袋之前应将培养料再搅拌一次。装袋时,先将料袋一头用撕裂绳扎紧,然后再装入拌好的培养料。要求上下松紧要一致,随装随压实,当装到离袋口还有8 cm左右时,将袋口扎紧。
装好的料袋要及时灭菌,可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或常压蒸气灭菌。低压聚乙烯料袋只适合常压蒸气灭菌,聚丙烯料袋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或常压蒸气灭菌均可。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时,应在1.5 ㎏/cm2压力下,保持1.5~2 h。大规模生产一般常采用常压蒸气灭菌,当灭菌锅内温度升至100℃时,保持8~10 h。停火后当料袋温度降至50℃~60℃左右时即可出锅,待冷却至30℃以下时,可进行接种。
6.接种 为了加快菌丝体生长,减少杂菌污染机会,要适当加大接种量。一瓶500 ml罐头瓶菌种,可接8~10袋。要采用两头接种的办法,菌种要与培养料紧密接触,并及时将袋口扎紧。为了防止杂菌污染,整个接种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,接种场所和所有接种用具都要按要求严格进行灭菌。
7.发菌 接种后的菌袋应及时放入经过消毒的培养场所发菌。可把菌袋摆放在床架上,也可直接把菌袋摆放在地面上,一层层卧倒,墙式摆放,摆放高度5~8层。早春接种,因气温低,可把菌袋集中堆放,使之增加袋温,加快菌丝定植,待气温升高后再分开摆放。在发菌管理阶段,发菌场所温度最好在25℃~28℃,通常可采取揭盖草帘、通风换气、菌袋翻堆等措施控制温度。空间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0%左右,宜低不宜高。通常不需要人为特殊调节,但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,地面要少量撒水增湿。湿度过大极易发生杂菌,因此,要及时通风或采取其它方法降湿。要经常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。一般每天通风2~3次,每次半小时左右。通风还应结合发菌场所温度和湿度进行,低温低湿要少通风或不通风,高温高湿要加强通风换气,必要时可随时通风或全天通风。要暗光发菌,避免在强光下发菌,因此要使用遮阳网、苇帘、草帘等遮阳物遮光。
在发菌阶段,每隔10 d左右翻堆一次,上下内外调换菌袋位置,以保持温度和承受压力一致,有利于菌丝均匀生长。翻堆时要检查菌袋是否产生杂菌,菌袋内如果有少量杂菌产生,拣出经除治后另室培养。如果菌袋内大面积污染杂菌,应及时淘汰,不可乱扔乱放,以免污染环境。
接种后的菌袋经过10~15 d的培养,菌丝从菌袋两端向内吃料4~5 cm,这时可解去袋口捆绳,但不要拉动塑料袋口,可使少量空气进入菌袋。当菌袋两端菌丝继续向内生长,相距6~8 cm就要长满菌袋时,要适当拉动袋口,增加通气量。
8.出芝管理 在适宜的条件下,菌袋培养30 d左右,菌丝可长满培养料,有时菌丝长满培养料2/3时就出现子实体原基。因此,在灵芝栽培过程中,菌袋长满菌丝或两端表面出现子实体原基时,应及时转入出芝阶段管理。
菌袋要在出芝场所一层层卧倒,单排墙式摆放在地面上,每排摆放高度为10层左右。每层袋与袋间隔1~2 cm,层与层之间摆放2根粗细相同的细竹棍,既利于通风、降温,子实体之间又不容易挤碰变形。排与排间距60~80 cm,便于作业管理。这种摆放方法容易倒垛,因此要设法加固。
当菌袋两端表面有白色突起(子实体原基)形成时,剪掉袋口薄膜,将袋口撑开或挽起。每袋每端只保留1个原基,其余要疏掉,这样养分集中,子实体盖大、厚实,是生产优质灵芝所采取的技术措施。
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场所温度应控制在26℃~28℃,在此温度下,子实体生长正常。灵芝是恒温结实性菇类,出芝场所应尽量保持恒温条件,避免出现较大的温差。出芝期间保持出芝场所较高的相对湿度非常重要,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%左右,如果空气干燥,原基易枯死,菌盖生长不正常。湿度超过95%易造成杂菌污染。保持湿度的办法是每天向出芝场所喷雾状水2~3次,保持地面潮湿。袋口处不能有积水,不宜向原基上喷水,当菌盖表面产生孢子粉时也不宜向菌盖上喷水。子实体生长阶段必须有充足的光线,光照好,菌盖分化快,菌柄短,菌盖大,颜色深而有光泽。出芝场所应根据子实体生长情况,每天要进行通风换气,通风次数和每次通风时间应灵活掌握,一般每天通风2~3次,每次半小时左右,但是要避免干风直吹子实体。经过正常管理,子实体逐渐长大,待完全成熟后既可采收,袋栽灵芝一般可采收2潮芝。(引自常明昌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《食用菌栽培学》)
|